“输血”不如“造血”——龙井优质大米“出山”记 城事-龙井站 鞠华军 3199280
有思想 / 有温度 / 有品质
“输血”不如“造血”——龙井优质大米“出山”记 城事-龙井站 鞠华军 3199280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龙井站 > 城事

“输血”不如“造血”——龙井优质大米“出山”记

2020-08-12 12:00 | 来源: 中国吉林网

  八月酷暑,在龙井市老头沟镇廉明村,正是水稻抽穗扬花时节。群山环绕之下,布尔哈通河沿着村庄缓缓流淌,一眼望去,村舍俨然,连片的水稻田满是悠悠的绿、油油的润……

  “王书记,大米还有吗?我们同事托我买点寄回去。”一大早,在村部忙活的第一书记王智彬又接到了“催米”的电话。和这通电话同时到来的,还有象山的挂职干部周康,他带来了一份象山消费扶贫商品采购合同。对此,王智彬既高兴又发愁:“廉明村产的大米早在4月份就卖空了,新谷上场得秋收后,我也心急,但想吃最好最香的米,还得等。”

  水稻还长在田里,就有人催着要购买?这在廉明村,早已不是新鲜事。众所周知,东北大米香甜软糯,营养丰富,尤受南方消费者青睐。廉明村地处中朝边境,有358户952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12人,全村共有水田120公顷,全部种植水稻。但多年来,因周边没有高标准大米加工厂,出产的稻谷只能低价统销。

  “稻谷统销每斤只有1.6元,加工成大米后每斤能卖6元至7元,附加值比较高。”王智彬介绍,要摘穷帽子,“输血”不如“造血”,为此,廉明村深挖增收潜力,成立了龙井市工师大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建起大米加工厂,但苦于规模小,难成气候。2018年,宁波(象山)投入470万元帮扶资金,廉明村大米加工厂援建项目顺利实施,20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化厂房矗立在村口,工艺先进的大米加工生产流水线运转起来了。廉明村大米加工厂援建项目于2019年投入运营,全面采用“公司 基地 合作社”、“产、供、销一条龙”以及“科工贸多元化”经营模式,廉明村的农户从此有大树遮阴,尝到了“大米加工”产业化的甜头。

  “加工厂办起来,我是最早的社员。”趁农闲在加工厂从事保洁的徐桂芳,有滋有味地跟记者闲聊起来:“就像山里人找到一口井,喉咙里咕咚响,解了多年的渴!”徐桂芳今年59岁,老伴因病去世,儿子患肺结核,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。以前,她家的稻谷基本都低价卖给外地返销户,村里新米厂开业后,公司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上门收购稻谷,还接纳她到厂里的“扶贫车间”就业上岗。“侍弄几亩水稻不嫌累,种田、上班两不误,现在我家里也宽裕多了……”徐桂芳爽朗的笑声飞出场院,随着布尔哈通河的河水一浪一浪地翻滚……

  王智彬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,村里出产的大米已申报注册了“布尔哈通”品牌,除了供应吉林省和宁波象山地区,还登陆“龙井故事”电商平台开始向全国销售。

  龙井市委宣传部 供稿

编辑: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:0431-82902222